上述所言「投資心理學」的議題,其實有一個正式的名字,稱之為:定錨效益(Anchoring Effect)
在股票投資裡,「定錨效益」是一種行為財務學的心理偏誤。它指的是投資人在做決策時,會下意識地受到某個「參考點」影響,把它當作合理依據,即使這個參考點可能和真正的價值或未來的表現並沒有必然關聯。
整體而言,定錨效益的核心概念,包括以下幾點:
(一)心理錨點:
人腦在不確定的情況下,會尋找一個「數字」或「基準」來依靠,例如:
(1)買進價格成為錨點
投資人常把自己買進的成本當成「合理價值」。
(2)歷史高點或低點
很多人把過去的最高價或最低價視為判斷依據。
(3)法人或媒體的目標價
假設券商報告給出300元目標價,很多投資人會把這個數字當成錨點,即使後續市場或公司狀況有變化,仍被此數字影響。
(二)非理性影響:
上述這些錨點容易讓投資人忽略新的資訊,或高估原有數字的重要性,不僅容易讓投資人過度執著於某個價格,而不是根據最新的基本面或市場狀況調整判斷,更容易產生不理性的股票交易行為,例如不敢買、不願賣、進而錯失合理的買點或賣點。
(三)要如何避免陷入定錨效益的困境?
(1)回到基本面:
避免單純用買進價、過去高點當依據,而是看公司未來的獲利能力、產業前景。
(2)動態調整評價:
隨著新資訊(財報、政策、競爭環境)出來,要願意修正對股票的價值判斷。
(3)設定紀律:
用停損/停利、資金控管,降低情緒被錨點牽著走。
本文From《投資家日報》2025年9/17
現在訂購,不但可加入日報專屬Line群
更可免費回看五天日報
【日報預覽圖】:


財報魔法師
孫慶龍
-
演講或合作事宜
daniel@sie.com.tw -
飆股基因Line
@smartapp -
投資家日報Line
@smart8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