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24年7/30的日報內容,當時分析指出:
要評估台股第二大權值股鴻海(2317)投資價值,必須得先針對未來營運的結構,有一個基本的認識,其中一篇來自2024年7/17《經濟日報》標題為【鴻海雲端營收占比明年衝50% 躍AI 伺服器龍頭】的新聞,或許能提供一些思考的方向,其報導如下:
搭載輝達(NVIDIA)「地表最強AI晶片」GB200的AI伺服器量產倒數計時,相關產品單價是傳統伺服器十倍以上,成為推升鴻海2025年業績爆發的主力產品。業界估,明年鴻海(2317)雲端網路部門占整體營收比重將達45%到50%,創新高,取代以iPhone為主的消費智能產品部門,成為最大營收貢獻產品。

2007年以來,iPhone代工是鴻海集團業績增長主力產品,隨著明年相關業務被AI伺服器與網通產品取代,為18年來首見,意味鴻海轉型成為AI伺服器龍頭廠。
倘若來自雲端產品占鴻海(2317)營收的比重,誠如上述新聞所言的,2025年將來到45%~50%,對鴻海而言,確實將產生營運結構的大改變。
畢竟追蹤這幾年,鴻海各項產品佔營收的比重,雲端網路產品在2023年的貢獻只有22%,2024年Q1上升到28%,2025年根據法人預估,將可達到45%~50%,換言之,相較於2023年,將呈現「翻倍」的成長力道。
此外,原本貢獻鴻海最大營收,以蘋果Apple為主的消費智能產品,2023年占營收比重仍高達54%,2024年Q1下降到48%,2025年根據法人預估,將持續下降到40%以下。
如此營運結構的大改變,勢必會影響鴻海(2317)未來企業價值的評估。

8個月前的觀點,隨著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近期接受媒體的訪問時,似乎看到「開始驗證」的發展,一篇來自2025年3/19《中央社》,標題為【劉揚偉現身GTC:2年內鴻海伺服器營收超越iPhone】,摘錄新聞,報導如下: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今天現身2025 GTC大會,他表示,隨著AI應用愈來愈精進,帶動AI伺服器需求,AI將成為鴻海今年最重要的營運動能。
面對中央社記者詢問鴻海的伺服器營收是否有機會超越蘋果iPhone,劉揚偉直言「兩年內一定會」,最快今年就有機會達成。
劉揚偉表示,今年是鴻海的AI元年,隨著輝達(NVIDIA)的GB200開始量產出貨,GB300預計今年下半年推出,今年營收可望強勁成長。
劉揚偉表示,鴻海目前已經是全球最大的AI伺服器供應商,隨著AI市場蓬勃發展,鴻海將是最大受惠者。他觀察,AI需求強勁,鴻海今年營運成長可期,但最大變數是美國總統川普的政策。
過去10多年來,蘋果iPhone一直穩居鴻海最大產品線,隨著智慧型手機市場成長趨緩,不少法人擔心鴻海該如何找到下一個規模堪與iPhone比擬的產品項目。對此,劉揚偉告訴中央社記者,鴻海已找到兩個潛力市場,一個是AI,另一個是EV(電動車)。
本文From《投資家日報》2025年3/27
當天鴻海(2317)股價在160.5元
至今最高漲至265元,含5.8元現金股利
累積最高漲幅已達68%
【日報預覽圖】:


財報魔法師
孫慶龍
-
演講或合作事宜
daniel@sie.com.tw -
飆股基因Line
@smartapp -
投資家日報Line
@smart8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