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研發大減稅 + 技術為企業命脈,自主性研發更為重要
評】從全球產業發展趨勢來看,已經形成大者通吃的局勢,而要達成這樣的目標,除了品牌經營之外,
壹電視賣給練台生 +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材燒
評】從黎智英台灣媒體事業的起起落落來看,有一點跟我們投資股票很像,那就是無論以前的投資獲利
證券降稅三利多 上膛 + 政府要收稅,法人想逃,那散戶呢?
評】報紙頭版強打「證券降稅三利多」,原想是證券資本利得課證徵所稅的補償辦法!細讀後發現,皆
國壽 91億買太子敦南大樓 + 商辦成壽險資金出口
評】保險局規定壽險公司買樓投資報酬率需達2.125%,主要的目的是避免壽險業挾龐大資金實力
基本工資拍板 月薪最快明年Q2漲 + 芭樂票不嫌多?
評】民間消費是支撐經濟成長最大的支柱,調漲工資有助於民間消費,更有助於經濟的成長。現在政府
央行打熱錢 盯20外資 + 短期股、滙市波動加劇
評】央行總裁彭淮南多年來力抗炒滙投機分子,成效有目共賭。不過,在與外資抗衡的過程中,股、滙
9月上半月出口 強彈10% + 資金可望轉進電子股
評】由於全球科技品牌大廠於Q3競推電子新品,而台灣又是全球科技大廠主要的代工合作夥伴,因此
富邦將入主上海華一銀 + 富邦金(2881)競爭力持續增強
評】台灣金融股近十年受困於OVER BANKING的問題,想要獲利愈來愈困難,在相互競爭下
央行主軸 穩雙率抗熱錢 + 出口商仍應適度進行滙率避險
評】央行總裁彭淮南自QE3推出以來不斷關注熱錢動向,希望能以實際作為降低台幣滙率波動對出口
人民幣業務 11月全面啟動 + 人民幣投資將成全民運動
評】千呼萬喚始出來!兩岸貨幣清算即將開跑,央行及金管會近期忙的不可開交,從近年台灣投資人瘋
中日緊張 台日雙向投資增溫 + 生技產業可望成為明日之星
評】台、日兩國合資生技創投基金與中日關係緊張扯上話題有點令人啼笑皆非,因為兩國之間的合作必
電價緩漲 企業叫好 + 企業仍需留意原物料上漲威脅
評】電價緩漲可降低企業經營壓力,對於用電量較大的業者,例如水泥、紡織、鋼鐵等產業而言是一大
ipad mini訂單 和碩(4938)搶贏鴻海(2317) + 兩虎相爭 正崴(2392)惦惦通吃商機
評】鴻海(2317)一向以成本控管見長,和碩(4938)能搶下ipad mini,相信在價
開放式QE3來了 美股早盤漲 + 資產價格上漲可期 但通膨壓力更大
評】聯準會終究還是推出了QE3!短期資產價格將因超級寛鬆政策而大漲,但是可以預期的是,柏南
歐洲危機 有解 + 茶壼內風暴不易平息
評】媒體習慣以聳動大標吸引讀者目光,但從新聞內容來看,歐債問題要解決卻仍有一大段路要走。德
陸資參股第一類電信 有譜 + 影響層面廣 不宜過度樂觀
評】市場解讀開放陸資參股通常會以政治考量凌駕於經濟考量之上,針對陸資參股第一類電信因有國家
台積(2330)創新高 鴻海(2317)減10% + 鴻海九月營收值得期待
評】台積電(2330)再度以實際營收成長破除外資看衰言論,反倒是鴻海(2317)營收衰退令
台積(2330)明年資本支出傳3000億 + 設備股春天來臨
評】晶圓代工高階製程競賽進入最後百米衝刺,身為全球龍頭廠的台積電(2330)領先帶動資本支
ECB救市 收購債券無上限 + 口水護盤 短多長空
評】ECB此次收購債券的目的在於壓低市場債券的殖利率水準,以利降低歐洲國家融資成本,不過,
鴻海(2317)業績飆 大立光(3008)猛衝+吃到金蘋果 業績大進補
評】美國手機大廠蘋果公司目前市值已超越標普500所界定的整個美國零售業市值,可想而知,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