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鴻海(2317)從2023年出現「落底訊號」,到今年3月股價開始狂奔,中間相隔了10個月的時間,相信這樣的過程,對於市場許多人而言,會感覺「太久了吧」?但慶龍要說的,這才是投資的真實面貌。
一般散戶最大的問題,就是急著想賺快錢,不想一年賺40%,而是想在1個月內就賺到40%,最後的結果,就是讓自己陷入到「投機」的金錢遊戲中,甚至會被許多市場誇張的行銷話術所吸引。
慶龍主筆《投資家日報》至今即將邁入第16個年頭,過程中看到了有太多的散戶,因為一心只想賺快錢,最後不僅讓自己掉入到賭博的投機氛圍中,更換來傷痕累累的賠錢經驗,因為在賭場裡,最後的贏家一定是莊家。
既然一心只想賺快錢,最後的結果大多數都是不堪回首,那為什麼又有許多投資人會前仆後繼地熱衷於此?慶龍認為關鍵就在市場中充斥著太多「行銷式的話術」,去勾起人們心中那個貪婪的魔鬼。
姑且不論那些每天在第四台、在網路上,搏命演出的投顧分析師、理財達人,如何吹噓自己有多厲害?台灣的許多電視與報章媒體,常常也會為了博取收視率、閱讀率,與點閱率,語不驚人死不休地使用聳動性的標語,去吸引一般投資大眾的目光。
由於股票市場存在太多誘惑,因此不但容易讓散戶勾起心中那個貪婪的魔鬼,更容易掉入「不肖業者」的陷阱中,誤以為投資市場中,確實存在某種可以「買在起漲點」、可以「買到大飆股」的神奇方法。
倘若一心只想賺快錢,只想短期致富的想法不切實際,那麼多少投資報酬率才是合理的預期呢?美國投資大師巴菲特的經驗,或許可提供參考;整體而言,巴菲特1965~2021年在股票投資上的年複合報酬率為20.1%。
投資人千萬不要小看20.1%的年複合報酬率,因為僅憑這樣的報酬率,就足以讓10萬元的資產成長到34億元,100萬元成長到不可思議的340億元。
10萬元是所有投資人都拿得出來的資金,但能夠成就億元身價的人卻是少之又少,關鍵就是一般投資大眾對股票投資存在太多錯誤的遐想,換言之,只有破除一心只想賺快錢,只想短期致富的錯誤遐想,才能避免讓自已陷入「可以買在起漲點」、「可以買到大飆股」的陷阱中。
以上列出巴菲特過去的投資績效,從中不僅可以看出股票投資的真實面貌,相信更可以讓投資人拋開一心只想賺快錢的錯誤遐想,真正體會長期投資所帶來的財富增長效益。
翻開巴菲特過去57年間每年的投資績效,當年度獲利超過100%只有2年,績效落在50%到99%有8年,30%到49%有9年,10%到29%有17年,個位數報酬10年,虧損有11年。
看到巴菲特這樣的績效分布圖,相信會讓許多習慣「重口味」的投資人覺得不夠驚喜,但這卻是股票投資中最真實的面貌,即使如投資大師巴菲特,大多時間績效也只能落在10%~29%,偶爾逮到「危機入市」的好時機,才能創造50%以上年報酬率。
認清股票投資的真實報酬率為何?慶龍認為是所有投資人都應該「必修」的一門課,因為它不僅攸關「克服人性」的課題,更是通往「財富自由」的必經之路;此外,第二門的「必修」課,就是要克服「不耐久候」的操作習性。
在股票市場越久,就越讓慶龍深信一件事,就是:短線上,市場「或許」會忽視一家「好公司」的真實價值,但長線上,市場「絕對」會反應這家「好公司」的真實價值,因此當投資人用「好價格」買進一家「好公司」時,時間就會成為財富累積最好的朋友,而沒耐性,往往也是造成遺憾最大的元凶。
最後,重新回到鴻海(2317)的分析,訂戶除了可點選收看以上的影音觀點之外,回顧當時的慶龍為何會認為鴻海的股價絕對是委屈的,接下幾天日報,慶龍也會開始利用財報分析的方式,來評價鴻海的企業價值,期望能再一次地領先市場,協助訂戶提供「超前部署」的參考依據。
本文From《投資家日報》2024年3/22
當天鴻海(2317)在145元,至今最高漲至179元
2個月股價再漲23%
【日報預覽圖】:
現在訂購240份日報,可立即享有【四大好禮】:
(一)價格優惠:每份只要40元
(二)可免費回看五天的日報
(三)可免費加入日報專屬Line群
(四)可免費獲得「慶龍年,萬中選一的好產業」講座線上觀看權限,無限次觀看60天
財報魔法師
孫慶龍
-
演講或合作事宜
daniel@sie.com.tw -
飆股基因Line
@smartapp -
投資家日報Line
@smart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