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一家企業可以將年度的盈餘,或著是前幾年累積的盈餘,做以下三種分配:
(一)回饋股東:包括發放現金股利、股票股利、實施庫藏股
公司將部分獲利以現金股利的方式回櫃給股東,將可以吸引注重「現金回報」投資人的目光,此外,也有利於穩定股東信心,以及提升市場形象。
發放股票股利,通常是出現在成長型的公司,雖然會造成股本膨脹的結果,但由於企業獲利還在成長,因此可大幅降低EPS每股稅後淨利被稀釋的風險。此外,這幾年台股中的金融股,也常常發放股票股利,目的是為了符合資本適足率的規定。
倘若一家公司的CEO認為其股票價值被市場低估,也可以透過實施庫藏股的方式,維護股東權益,畢竟減少在外流通的發行股數,對於EPS每股稅後淨利的提升,將產生直接的幫助。
(二)償還債務:
不管是償還銀行的借款,還是公司所發行的債券,都有利於減少未來的利息支出,改善現金流,並且降低財務風險,提高信用評等,就長遠來看,可讓公司更有彈性,來因應未來市場的劇烈波動。
(三)再投資:
又可分本業的再投資,與非本業的投資,前者是透過提升研發能量、擴充產能、開發新市場、開發新客戶等,奠定公司營運成長的基礎,後者則是期望透過多角化經營,來維繫公司成長的動能。
本文From《投資家日報》2025年2/12
現在訂購,不但可加入日報專屬Line群
更可免費回看五天日報
【日報預覽圖】:
財報魔法師
孫慶龍
-
演講或合作事宜
daniel@sie.com.tw -
飆股基因Line
@smartapp -
投資家日報Line
@smart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