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元電子(2449)就曾採取過上述的策略,尤其2022年到2023年期間的行情波動確實相當劇烈,頗能提供「衛星持股」的操作空間。
策略1》股價動盪時調節衛星持股部位,讓部分獲利入袋
回顧2022年以來京元電子的走勢,2022年1月18日最高曾經來到47.75元,但隨著2022年上半年聯準會開始啟動暴力升息,下半年又出現電子產業的庫存風暴與台海危機,都讓這一家具有獲利基礎的好公司,股價一路走跌,最低甚至還跌到當年10月13日的29.65元。

不過沒多久就出現報復性反彈,2023年3月21日上漲到波段高價50.5元,6個月股價漲幅達到70%。看到上述京元電子股價的劇烈波動,聰明的投資人應該能發現,如果能掌握「好公司,愈跌愈美麗」的原則,並利用股價超跌,甚至市場出現恐慌性賣壓之際,開始逐步建立「衛星持股」的部位。
相信隨著後來股價出現一波報復性的反彈行情,不僅大幅提高整體投資效益,更提供將「衛星持股」獲利了結、回收資金的契機。
策略2》未達目標價前,抱緊核心持股部位
整體而言,雖然行情的劇烈波動,提供了京元電子衛星持股部位的操作空間,不過在核心持股部位的操作上,慶龍依舊維持既有的投資紀律:不管行情變動為何,只要股價還沒上漲到「目標價」之前,一律採取續抱的策略。
下圖是2024年1月17日實際的京元電子股票核心庫存,詳細內容如下:

本文From《投資家日報》2024年9/16
現在訂購,不但可加入日報專屬Line群
更可免費回看五天日報
【日報預覽圖】:


財報魔法師
孫慶龍
-
演講或合作事宜
daniel@sie.com.tw -
飆股基因Line
@smartapp -
投資家日報Line
@smart8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