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慶龍在檢視重大的財經新聞時,留意到一個關於不動產景氣的標題,名為:【住宅、工業建照核發量,本世紀最高】,其內容如下
不動產資金氾濫,資金湧向各類不動產開發市場淘金,無論住宅、商業及工業不動產,投資興建動能均為近年新高。今年前八月住宅建照核發量已達10.3萬戶,全年可望超過去年的14.8萬戶、創25年新高;工業倉儲、辦公服務與商業三類不動產建照核發,則分別創下有統計以來的20年、10年、3年同期新高。
住宅建照核發數量在新冠疫後飆出一波高峰,內政部統計資料顯示,7月全台住宅建照核發1.6萬戶,是本世紀以來的單月新高,8月1.4萬戶、也是20年來的單月第四高量。
由於建商對住宅市場後市信心大增,比過往更積極的推案信心激勵下,為近年原本已持續擴量的住宅供給,再添新動能,前八月全台住宅建照核發達10.3萬戶,年增8.6%,預計今年全年將達15萬餘戶,創25年新高。
住宅供給量增呈現全台遍地開花,六都中住宅投資興建動能最強的台中市,今年平均每個月建照核發達2,684戶,比起過去五年平均量高出七成以上;新北市平均每月2,207戶、桃園市每月1,921戶,也比過去幾年均量高出四至五成,房市規模較小的嘉義縣市、屏東、新竹縣市、南投等地,今年建照核發量也都比近年均量大增。
不僅住宅市場推案熱,各類工業及商業地產,在台商資金回流,大幅擴大辦公及生產據點需求增溫,特別是預期房產保值效益提高下,建商投入興建商辦、廠辦、廠房出售,企業也擴大建廠規模,帶動工業、商業地產的建照核發規模,均處於近年高水位。
以最夯的工業地產來說,近年全台每年約有170~240萬坪的工業倉儲建照核發,不過今年前八月已達211萬坪,年增30%,為近20年有統計以來新高。
工業投產也帶動辦公據點需求增加,辦公服務類今年前八月建照核發達52萬坪,年增41%,亦為近十年來同期新高;包含商店、旅館、遊樂場的商業類,前八月建照核發23.6萬坪,年增45%,為近三年來同期新高。
上述這則新聞印證今年以來慶龍的觀點,舉例來說2/7《投資家日報》分析如下:
過去20年光是台灣電子業者西進到中國大陸的投資金額,合計就高達5.6兆新台幣,其中華東地區佔比最高,達到65%,不僅總投資案件達2.3萬件,總金額也高達1,215億美金,折合台幣約3.6兆台幣,其次是中南地區,佔比約23%,投資案件1.5萬件,總金額425億美金,折合台幣約1.2兆台幣,換言之,光是華東加上中南地區的佔比,就囊括了86%以上的佔比。
如此集中的投資區域占比,也讓台商在面對這一波武漢肺炎所造成的停工風暴備感壓力,畢竟當有越來越多位居這些省份的城鎮,都加入封城與停工行列,甚至延長停工的日期,勢必都會衝擊台商接下來的營運表現。
不過,最近在看一些券商的研究報告時,有一個數字的變化,引起了慶龍的興趣,就是2019年的中美貿易大戰,一方面讓台商提早開始進行生產基地分散的決策,另一方面似乎也降低這一次武漢肺炎所造成停工的負面衝擊。
若以中美貿易戰作為分界點,「戰前」跟「目前」來自非中國的產能比重,確實出現明顯的變化,以網通股為例,智邦(2345)從10%拉升到40%,明泰(3380)從10%提高到25%,智易(3596)從0%拉高到30%,正文(4906)從0%跳升到40%,中磊(5388)從10%勁揚到50%,啟碁(6285)從25%翻倍到50%,此外,值得留意的是,神準(3558)始終維持非中國產能100%的狀態。
由於2019年的中美貿易大戰,已讓原本過度集中大陸產能的台商,開始進行生產基地的分散,換言之,面對突如其來的2020年武漢肺炎,雖然仍會對台商的營運,造成相當程度的負面衝擊,但相較於措手不及,目前的狀況顯然會多了一些選擇與準備。
連續兩年出現重大的系統性風險(編按:2019年中美貿易戰與2020年武漢肺炎),不僅翻動了全球產業供應鏈原本關係,慶龍認為更將加速「台商回流」的趨勢,而相關的受惠族群與類股,也將會是2020年《投資家日報》重點追蹤的方向。
本文From《投資家日報》2020年10/12
當天智邦(2345)股價在217.5元
至今最高漲至580元,波段最高漲幅已達166%
當天神準(3558)股價在91.5元
至今最高漲至379.5元,波段最高漲幅已達314%
當天中磊(5388)股價在73.1元
至今最高漲至143.5元,波段最高漲幅已達96%
當天啟碁(6285)股價在76.3元
至今最高漲至173.5元,波段最高漲幅已達127%
當天智易(3596)股價在90元
至今最高漲至195元,波段最高漲幅已達116%
【日報預覽圖】:
財報魔法師
孫慶龍
-
演講或合作事宜
daniel@sie.com.tw -
飆股基因Line
@smartapp -
投資家日報Line
@smart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