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檔股票都可以透過財報分析的方式,計算出合理的企業價值,不僅協助聰明的投資人可以判斷一檔股票的股價,目前是屬於便宜價、合理價,還是昂貴價,更可以藉此提供買低賣高的重要依據。
財報分析計算合理企業價值的方式有許多種,包括:本益比、股價淨值比、PEG股價盈餘成長比、存股口訣357、每股清算價值、內在價值法等等。
其中本益比雖然是目前市場中最常見,用來定義一檔股票股價高低的財務準則,但本益比最大的缺點,就是本身並不會透露價格的合理性,換句話說,20倍的本益比是「高」?還是「低」?很難有一個明確的界定,因為如果用在Ai概念股、生技族群,或許20倍的本益比仍處於低的狀態,但如果套用在食品股、或金融股上,可能就高不可攀了。
(全文、未完)
本文From《投資家日報》2024年7/18
現在訂購,不但可加入日報專屬Line群
更可立即掌握別再錯過!這檔成長股,跌到便宜價
【日報預覽圖】:
財報魔法師
孫慶龍
-
演講或合作事宜
daniel@sie.com.tw -
飆股基因Line
@smartapp -
投資家日報Line
@smart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