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月KD指標死亡交叉,會讓你猶豫嗎?

Oct 17,20241194

 

      近日在慶龍的YT頻道中,有一位網友留言,台股先前的股災,他也很想進場,但是有個心結解不開,就是看到大盤的月KD指標出現死亡交叉,讓他心生猶豫。

 

 

 

 

    上述這位網友所指的大盤月KD指標出現死亡交叉,是發生2024年是7月底,台股月KD指標中的月K值收在85.78,月D值收在88.52,正式出現死亡交叉,當月台股的收盤價在22199。

 

 

 

 

 

 

    關於上述的問題,慶龍認為可以從三方面來思考:

 

(一)月KD指標出現死亡交叉,下跌機率並不是100%。

 

    2000年以來,台股合計出現過21次月KD指標在高檔死亡交叉的轉折,若包含2024年7月的這一次,平均的下跌機率為76.2%,其中有5次,非但沒有下跌,甚至還逆勢上漲,或是隔月就立刻月KD指標黃金交叉。

 

 

 

 

 

(二)2024年8月的股災,已符合「跌勢急驚風」的條件。

 

 

       根據2000年以來的歷史統計,若包含2024年7月的這一次,台股趨勢轉多後的持續時間平均達22.85個月,趨勢轉空後的持續期間平均為3.7個月,一方面印證金融市場的一句順口溜:「漲勢慢郎中,跌勢急驚風(詳見圖3),另一方面套用2024年8月的股災,雖然下跌的時間,還未滿足過去的平均期間,但崩跌的氛圍,確實已符合跌勢急驚風的條件。

 

 

 

 

 

 (三)2024年8月的股災,跌點也滿足了過去24年平均跌點。

 

 

     根據2000年以來的歷史統計,若包含2024年7月的這一次,若單獨計算後來出現台股下跌的數據,平均的跌幅約18.8%,平均的跌點約1864點。

 

    換言之,若以2024年7月底出現死亡交叉,當月收盤價在22,199為基準點,截至8/9台股的最低點落在8/6的19,662,波段的累積跌幅雖然只有11.4%,但波段的累積跌點已達2,537點,已滿足過去24年的平均跌點。

 

 

本文From《投資家日報》2024年8/9

現在訂購,不但可加入日報專屬Line群

更可免費回看五天日報

 

【日報預覽圖】:

 

@我要【試閱】或【訂購】《投資家日報》

 

財報魔法師

孫慶龍

  • 演講或合作事宜
    daniel@sie.com.tw
  • 飆股基因Line
     @smartapp
  • 投資家日報Line
     @smart888

延伸閱讀

獨家解密:台股月KD指標死亡交叉

Oct 30,20241836

台股月KD指標死亡交叉,會讓你猶豫嗎?

Oct 17,20241195

我該擔心月KD指標死亡交叉嗎?

Aug 09,20241622

相關分類文章

再來看美元指數與台股的相互關係!

Jun 11,201334831

如何解讀VIX恐慌指數?

Oct 25,201133271

獨家揭密:台股與美股四大指數的關係

Apr 14,201630065

投資人必看的台股萬點行情之路(上)

Dec 10,201018197

如何解讀BDI指數?全球景氣的領先指標

Sep 20,201110675

從多頭排列的家數,領先掌握台股上漲的虛與實!

Jun 17,20149695

恐懼與貪婪指數:逆市場操作以台灣50(0050)為例

Dec 14,20209516

正確看待台股與景氣對策信號的神秘關係

Feb 07,20137678

3分鐘看懂花旗驚奇指數Citygroup Economic Surprise Index

Jan 21,20166914

回顧台股20年來的五窮六絕,該買什麼股票?

Jun 10,20136603

Youtube頻道

孫慶龍之財報魔法師

輝達血崩!台積電、鴻海、廣達該擔心嗎?

前往頻道

12招獨門秘技:找出飆股基因

超前部署賺好股

超簡單買低賣高投資術:飆股、存股、ETF一次學會

熱門文章

一分鐘看懂MCU(微控制器)

178992

【技術分析園地】之7:大漲與大跌前的徵兆,什麼是晨星與夜星?

158209

如何解讀券資比,以威剛(3260)、玉晶光(3406)為例

146317

【技術分析園地】之4:黑K的四種型態,兼論恐慌下的止跌訊號

136462

現金股利只是點心,股票股利才是大餐!

127839

三分鐘教你如何使用本益比

114148

一分鐘看懂乖離率,以台股為例

112289

該買什麼生技股?

96358

八倍煉金術:10年線選股法

95403

三分鐘看懂IC設計產業!

93019

孫慶龍 《投資家日報》總監

雪巴人的工作,不是代你爬山,而是希望能幫助你少走一點寃枉路,畢竟,山,還是得自己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