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了透過衛星與核心持股的概念,是長期投資中一種權宜之計,並且明白「定錨效益」可能造成的影響之後,相信應該就更加地明白現階段慶龍的主張,更多是「不動如山」,尤其是當買到「好公司」時,太多自以為聰明的交易策略,反而不如「不動如山」輕省。
誠如美國投資大師巴菲特的兩段名言:
- 華爾街是靠不斷鼓勵交易來賺你的錢,你則是靠不動如山去賺錢。
- 發現一個真正美妙的事業時,就堅持下去,耐心會帶來回報
雖然慶龍認為,當投資人買到「好公司」時,太多自以為聰明的交易策略,反而不如「不動如山」輕省,但前提必須得建立在手中還有一定比率的現金上。
透過現金比率來管理風險,就好比登山帶水,若水帶的太多,背包會太重人會走不動,影響爬山的進度,但若水帶的太少,不僅無法合適地補充登山人的水分,更會產生不必要的風險,所以關鍵是比率。
股票投資也是相同的道理,在台股不斷登高之際,投資人持有的現金太多,會影響績效的表現,但持有的現金太少,則會失去未來行情若出現大波動時,得以創造「超額利潤」的機會。
一個正常合理的做法,是在股市高點時,適度調節一些股票,提高現金比重,保有將來進退的靈活度;在股市出現低點時,降低現金比重,加碼買進好公司。
本文From《投資家日報》2024年9/18
現在訂購,不但可加入日報專屬Line群
更可免費回看五天日報
【日報預覽圖】:
財報魔法師
孫慶龍
-
演講或合作事宜
daniel@sie.com.tw -
飆股基因Line
@smartapp -
投資家日報Line
@smart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