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會影響股價高低的原因,不外乎「本益比」與「EPS獲利」的變化;雖然EPS的上升,確保股價長期上漲的條件,但在實務經驗中,因為市場認同而拉高的本益比,往往在短時間內,就可以看到非常具體的成效。
以2013年上半年股價演出大驚喜的3D列印概念股的大塚(3570)為例,2007年到2012年的EPS獲利,分別為3.63元、3元、1.59元、2.81元、4.09元、3.55元,大致維持3~4元之間的水準,平心而論,這是一檔獲利堪稱穩健的公司。
然而,市場對於「獲利穩健」,通常也會給予比較理性的評價,具體一點講,就是本益比頂多在10倍左右,換算成股價,也就大約落在30元~40元之間。
然而,2013年開始出現結構性的變化,原本默默無名的3D列印,就在美國總統歐巴馬點名可帶動人類第三次工業革命之後,不但掀起市場開始“瘋”3D列印的Story,國內外媒體大張旗鼓地報導下,甚至連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可成(2474)董事長洪水樹都在自己公司的股東會中發表對3D列印的看法。【補充】:郭台銘說:「如果真的是,那我的『郭』字倒過來寫。」;洪水樹也說3D列印要量產,差距就像是弓箭和洲際飛彈。
整體而言,市場對於3D列印的看法依然是多空分明,但唯一肯定的是,投資氣氛已經被炒熱起來,而回歸到股票市場,就是大塚的EPS雖然沒有太大的變化(2013年EPS預估為4元),但在市場認同的提升下,本益比從原先的10倍,大幅拉升到40倍,而這本益比拉升的過程,就足以讓大塚的股價從原本不到40元的價格,半年內飆漲到193.5元。
雖然這類型拉升股價的方式,來得快去得也快,但不能否認的,就是股價確實出現「急漲」的事實。
總結而論,EPS的上升,確保股價長期上漲的條件,但在實務經驗中,因為市場認同所拉高的本益比,往往在短時間內,就可以看到非常具體的成效,換言之,發掘未來具有「EPS上升」,又有「Story題材」的股票,如果股價還能在低基期(例如10倍本益比),長期而言不但可以享受到穩定獲利的優勢,市場的認同,更能激勵股價出現飆漲的驚喜。
【延伸閱讀】
2015-05-18 | |
2015-05-08 | |
2015-05-07 | |
2015-04-29 | |
2015-04-17 | |
2015-03-09 | |
2015-03-06 | |
2015-01-30 | |
2015-01-16 | |
2015-01-15 | |
2015-01-12 | |
2015-01-05 | |
2014-12-30 | |
2014-12-19 | |
2014-12-18 | |
2014-12-16 | |
2014-12-15 | |
2014-12-12 | |
2014-12-04 | |
2014-12-02 | |
2014-11-21 | |
2014-11-18 | |
2014-11-14 | |
2014-11-13 | |
2014-10-21 | |
2014-10-02 | |
2014-09-30 | |
2014-09-29 | |
2014-09-15 | |
2014-09-11 | |
2014-08-27 | |
2014-08-12 | |
2014-07-17 | |
2014-06-24 | |
2014-06-13 | |
2014-05-20 | |
2014-05-15 | |
2014-04-10 | |
2014-01-16 | |
2014-01-10 | |
2013-12-10 | |
2013-11-14 |
財報魔法師
孫慶龍
-
演講或合作事宜
daniel@sie.com.tw -
飆股基因Line
@smartapp -
投資家日報Line
@smart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