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毒澱粉的事件,不但引發國人對食品安全的高度恐慌,甚至還有一位長庚醫院臨床病毒科的主任出面表示,根據國外研究顯示,吃像米粉與粄條這類低蛋白的食物,原本可改善腎功能症狀,但在他花費兩年時間,並追蹤國內400位病例之後,赫然發現,在台灣長期食用米粉、粄條非但沒有改善腎臟病患的症狀,反而更加重病情,因此高度懷疑「毒澱粉」是造成台灣成為洗腎王國的元凶。
姑且不論,這位臨床病毒科主任所言,是否還需要進一步作更科學的驗證,但台灣長期以來,飽受洗腎王國的惡名,卻是不爭的事實。
先前的分析師文章指出,從全球主要國家腎衰竭的病發率來看,台灣(橘色線)不但長期呈現上揚的走勢,每百萬人口中,高達2,500名病患的發病率,也是高局全球第一,為此台灣每年耗費超過300億元的醫療資源,用於洗腎的治療。
台灣「特有」的飲食文化,犧牲健康代價的背後,但卻發展出一個完整綿密的醫療體系,與相關的醫療耗材廠商,而從事洗腎液生產製造的濟生(4111),是繼邦特(4107)之後,另一家在同產業上所衍生的另一檔個股。
相較於邦特(4107)把中國大陸的生產基地賣給FMC,並將自己的營運重心放在研發更高階的耗材與東協市場的開發上,中國大陸的市場,邦特的布局就顯得有些「被動」,當然,筆者能夠認同邦特董事會目前的作法,畢竟邦特還只是一家小公司,集中有限的資源,才能創造公司最大的效用。
然而,不可否認,中國大陸的洗腎市場,確實是一個未來成長驚人的潛力市場,引用2011年才跨入洗腎產業,就與中國最大洗腎液廠商禾研科技策略聯盟的台鹽(1737) 董事長洪璽曜所說的一段話,相信就能明白點出中國的市場到底有多大?
「台灣洗腎人口約5萬人,一年約需要3,200萬桶洗腎液,大陸更為驚人,未來潛在有300萬洗腎人口,為台灣的60倍,對洗腎液需求約1.92億桶,是全球最大市場」洪璽曜說。
此外,由於濟生是目前市場中比較冷門的股票,因此採取嚴格的財務分析,則是另一個筆者衡量的重點。可延伸閱讀:【冷門投資法要能成功,必須建立在最嚴格的財務標準上】
就資產負債表來看,濟生(4111)的零負債經營,反應在「長期負債」始終維持在零的水準,顯示CEO「保守穩健」的個性,換言之,濟生在財務上,是一家相當安全的公司。
【延伸閱讀】
2013-05-14 | |
2012-06-21 | |
2013-02-19 | |
2012-03-07 | |
2009-09-09 | |
2012-05-08 | |
2012-05-09 | |
2009-12-15 | |
2010-12-08 | |
2010-12-06 | |
2010-07-05 | |
2010-06-01 | |
2010-04-12 | |
2009-09-17 |
財報魔法師
孫慶龍
-
演講或合作事宜
daniel@sie.com.tw -
飆股基因Line
@smartapp -
投資家日報Line
@smart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