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燿(6274)之所選擇在今年Q1從中國大陸匯回21億元的海外盈餘,主要是考量中國大陸未來幾年都沒有資本支出與擴充產能的規劃,加上要配合歐美客戶分散供應鏈產地的需求,因此才作出了即使要被課徵20%的稅,也要匯回海外盈餘的決定。
凍結在中國大陸的資本支出,是否會影響台燿(6274)未來營運的成長?慶龍認為影響不大,主要可從三方面來考量:
(一)目前中國大陸產能已具規模
成立於1974年的台燿,原本是生產光學玻璃,1997年透過新竹廠的量產,正式跨入銅箔基板與黏合片的生產製造,2001年開始增設多層壓合的代工服務,並於同年於新竹廠量產。
2004年以後,為了因應大中華地區客戶的需求,開始將生產基地西進到中國大陸,2005年先規劃土地面積9.2萬平方公尺的江蘇常熟廠,2010年再規劃土地面積6.9萬平方公尺的廣東中山廠,截至目前,兩岸三地的銅箔基板產能已達每月200萬張,壓合代工產能已達每月160萬平方英呎。
(二)目前產能利用率不高
從2022年4月開始,受到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下滑影響,台燿在兩岸三地的產能利用率不僅明顯下滑,更直接反應在每月營收的衰退上,2022年全年營收較前一年度衰退12.59%,截至今日也未見到好轉跡象,2023年前4月營收年增率,分別為負40.56%、負14.31%、負23.31%與負26.75%,前4月累積營收年增率則為負27.16%。
換言之,以目前的狀況來看,即使台燿凍結了在中國大陸未來幾年的資本支出,並完全停止新產能的擴充,相信都足以支應下游客戶的需求。
本文From《投資家日報》2023年5/9
當時台燿(6274)股價在67.3元,至今最高漲至201.5元
不含現金股利,波段漲幅已達199%
【日報預覽圖】:
財報魔法師
孫慶龍
-
演講或合作事宜
daniel@sie.com.tw -
飆股基因Line
@smartapp -
投資家日報Line
@smart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