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時間2025年8/6一則重磅消息震撼全球科技與資本市場,美國總統川普高調宣布,將對「所有進口的半導體與晶片」課徵高達100%的關稅,但出人意料的是,此一政策震撼彈,不僅未對股市造成衝擊,反而被市場解讀為,是對台灣廠商的利多,慶龍認為可從以下幾個面向思考:
(一)川普的策略:「雷聲大、雨點小」的談判藝術
(二)台積電是第一批「被豁免的對象」
(三)對中國廠商是全面封殺,對台灣則是另類扶植
雖然川普口頭說是「全球半導體都課稅」,但實際操作不可能一體適用。尤其在貿易政策中,「產地定義」與「供應鏈認定」極其關鍵。
目前業界預期,美國將依據晶片的「最終生產地」與「品牌歸屬」作區分。舉例來說:
(1)若是中資品牌、在中國生產、輸往美國,幾乎肯定中槍。
(2)若是日韓台企業,產品最終由蘋果、輝達、超微等美國品牌採購,且有部分生產或封測在美完成,則可能獲得豁免或低稅優惠。
倘若上述的推論是美國政府官方最後認定的標準,對台廠而言,確實就是一大利多。
(四)川普「點名豁免蘋果」,台積電等於間接受惠
川普不只針對半導體喊話,更直接點名說:「像蘋果這樣的公司就是0%,完全不用關稅。」
這句話其實透露出一個更深層的訊息——只要是美國品牌、核心環節有在地生產者,就可豁免。
蘋果的A系列、M系列晶片皆由台積電生產,如果未來美國對進口晶片課100%關稅,卻又承諾對蘋果豁免,那麼等於「台積電間接受益」,尤其是亞利桑那廠啟用後,整體供應鏈將更具彈性。
這也解釋了為何台積電一開始願意花大錢赴美建廠,即便成本高、工程挑戰大。因為這不只是生意,而是進入美國科技供應鏈核心的門票。
(五)從投資的角度來看:台積電地位再強化,有利推升本益比
川普這項政策具備「重新定價」台積電的意義,畢竟現階段的台積電,在經歷過這幾年在美國的投資佈局後,一方面享有「100%晶片關稅」的保護,另一方面又有「美國製造」的規模經濟,再加上本身獨步全球的技術能力,都將讓台積電在晶圓代工的龍頭地位更加穩固,不僅提升未來營收與獲利的成長力道,更有利法人推升本益比的倍數,進而帶動「企業價值」的提升。
本文From《投資家日報》2025年8/7
現在訂購,不但可加入日報專屬Line群
更可免費回看五天日報
【日報預覽圖】:
財報魔法師
孫慶龍
-
演講或合作事宜
daniel@sie.com.tw -
飆股基因Line
@smartapp -
投資家日報Line
@smart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