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在逐一追蹤去年12月,持股10%以上的大股東有出現較上個月「加碼持股」的標的(編按:請參閱【口袋名單-大數據】專欄),有幾檔吸引到慶龍的目光,分別為:
(一)倚強(3219):
大股東英凱投資持股從去年11月時的2,965張,提升到10,671張,持股大增260%,大股東艾瑞克資本從20,200張,上揚到37,251張,持股上升84%,並新增一位持股從0到10,543張的大股東拉格納資本。
倚強的股價則是從1/21開始,連續5天亮燈漲停,近7個交易日更一路從43元飆升到2/2最高價的81元,短線最高漲幅高達88%的背後,也讓人看到「大股東加碼」自家股票的力量。
(二)新唐(4919):
大股東華邦電(2344)持股從去年11月時的177,000張,提升到214,954張,持股上升21%,持股比率則是佔新唐發行股數的55.34%。
然而比較美中不足的是,大股東持股增加的原因是因為參與現金增資,在新唐股本也從原本的28.76億元膨脹31.6%到37.85億元的基礎下,其實大股東華邦電的持股,並未等比率上升。
不過,核心業務在MCU、佔營收比重約77%的新唐,是國內32位元的指標廠商,去年下半年開始,受惠全球MCU的大缺貨,以及9/1合併日本Panasonic半導體事業(PSCS)
營運不僅出現明顯的增長力道,近3個月營收年增率,分別達到263%、261%與237%,目前訂單能見度更看到下半年。
所謂的微控制器(MCU),全名為Microcontroller Unit,一顆完整的MCU,會將CPU、RAM、ROM、I/O 或A/D等周 邊關於記憶與運算功能整合在一起,簡單來說,MCU已經是一個微型的電腦。
既然是一個電腦,就可以衍生出許多的運用,例如家電控制、車用電子、教育娛樂等等,其目的就是要讓產品「智慧化」,例如一顆8位元的微控制器,運用在一般電話產品上,就可以大幅增加電話的功能,例如來電顯示、答錄機、多語言環境等。
此外,根據處理能力的不同,MCU又可以分為8位元、16位元與32位元,過去台系MCU業者主力都在低階的8位元產品,近兩年才開始積極研發32位元的產品,不過在高階產品的佈局,仍落後國際大廠約5年的時間。
總結而論,MCU其實就是一個微型的電腦,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因此能夠搭配在任何電子產品上,依照規格的不同,具有不同等級的記憶與運算功能。
本文From《投資家日報》2021年2/2
當時倚強(3219)股價在71元,至今最高漲至135元,
波段漲幅已達90%
【日報預覽圖】:
財報魔法師
孫慶龍
-
演講或合作事宜
daniel@sie.com.tw -
飆股基因Line
@smartapp -
投資家日報Line
@smart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