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而論,京鼎(3413)對2023年營運的展望,與大客戶同時也是大股東的應用材料,在2/16的觀點前後呼應,執行長狄克森不僅高度看好晶片業的長期展望,更樂觀表示,儘管目前智慧型手機、個人電腦等消費性市場表現較為疲弱,但AI人工智慧、車用、與工業自動化產業仍保有韌性,客戶仍在擴增產能以跟上需求。
再者,值得留意的是,2/16應用材料對未來的營運展望,可以說是「峰迴路轉」,一改先前對美國政府擴大對中國半導體設備出口限令的擔憂,轉向樂觀看待這一波全球各大科技公司如火如荼地在進行一場AI的權力戰爭,所掀起對半導體設備的投資效益。
慶龍之所以會以「峰迴路轉」來形容,主要是要將時間回到去年第四季,當時受到總體經濟疲弱、地緣政治風險,以及美國政府擴大對中國半導體設備出口限令等三大負面因素,不僅應用材料具體表明會減少2023年高達25億美金的營收,更直接反應在三大研究機構對2023年半導體設備產值,不約而同地出現大幅調降的預估上。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在去年12月的預估,半導體設備支出將從2022年的970億美金,下降至820億美金,年減15.46%;高德納諮詢公司Gartner在去年10月的預估,將從2022年的1000億美金,下降到2023年的920億美金,年減8%;TechInsights在去年9月的預估,產值將從2022年的970億美金,下降到2023年的810億美金,年減16.49%。
整體而言,除了全球半導體設備產業2023年的營運展望,似乎出現「峰迴路轉」的契機之外,京鼎(3413)也預備好了營運持續成長的條件,其中竹南二廠在去年10月的落成,不僅提供了「擴充產能」、「擴大垂直整合的製造能力」、與「提升供應鏈韌性」,更會具體反應在提升每年30億元營收的增長上。
換言之,這一座2020年斥資24億台幣所新建的竹南二廠,隨著去年10/6已完工啟動,一方面可以新增半導體關鍵零組件耗材、表面處理與系統模組組裝測試等設備生產線,另一方面預計也將提升京鼎30億台幣的年產值,若換算成每月的營收貢獻,預估將落在2.5億台幣,若以2022年營收148億元計算,約可提升20%的營收。
本文From《投資家日報》2023年2/23
當時京鼎(3413)股價在204元,至今最高漲至293元
加13.78元現金股利,波段漲幅已達52%
【日報預覽圖】:
現在訂購240份日報,可立即享有【五大好禮】:
(一)價格優惠:每份只要40元
(二)可免費回看五天的日報
(三)可免費加入日報專屬Line群
(四)可免費參加「慶龍年,萬中選一的好產業」實體講座
(五)可免費獲得上述講座的線上觀看權限,無限次觀看60天
財報魔法師
孫慶龍
-
演講或合作事宜
daniel@sie.com.tw -
飆股基因Line
@smartapp -
投資家日報Line
@smart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