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的新聞報導中,除了看到順達(3211)表示,不受川普關稅的影響之外,另一個重點,就是非IT產品BBU營收穩定成長的展望仍然適用,2025年5億元的資本支出用於台灣二期廠辦與泰國廠的興建,至今也都沒有改變。
換言之,訂戶依然可以參考2025年3/7的《投資家日報》,當時分析指出:
雖然IT產品正面臨嚴重的衰退,但非IT的產品,包括電池備援電力模組(BBU)、儲能系統(ESS)及輕型電動載具(E-Mobility),預計在2025年將出現爆發性的成長,非IT產品佔營收的貢獻,將從2024年10%~15%,跳升到2025年30%~40%,換言之,順達的營運結構將出現大改變。
值得留意的是,其中光是BBU產品,預估就可以貢獻約30億元的營收,若以2024年順達的營收139億元計算,BBU的占比可達到21%,此外,若假設2025年營收較2024年營收衰退20%,降至111億元,BBU的占比將提升到27%。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順達(3211)所公布的3月營收,僅為8.32億元,不僅較去年同期的12.17億元,衰退31.61%,今年前3月營收的年增率,更持續維持在負31.04%的水準,上述假設2025年營收較2024年衰退2成,若調整到衰退3成,降至97.37億元,BBU產品佔順達2025年的營收貢獻,將上升到30%。
此外,雖然順達目前營收呈現大幅度的衰退,但由於高毛利率的BBU產品持續擴大營運占比,因此淨利依舊上揚;根據公司所公告的財報數據顯示,今年前2月累計營收為15.3億元,雖然較去年同期的22.09億元,衰退30.7%,不過每股盈餘EPS卻從去年前2月累積的0.72元,上升到今年前2月累積的0.81元,上升幅度達到12.5%。
這幾天順達就會公告今年前3月(第1季)的財報,若無太大意外,應該會維持獲利、毛利率都持續上升的趨勢,並符合3/7《投資家日報》的分析觀點,當時指出:
展望2025年雖然順達並未對外表示BBU的毛利率可達到多少?僅概括地表示:「產品組合有利的改變,將提升營業毛利率」,但根據法人表示,伺服器與數據中心所用的鋰電池BBU,客戶通常都是企業IT部門或雲端服務供應商,例如AWS、Google Cloud、Microsoft Azure等,對於產品可靠性要求更高,因此在技術含量較高的條件下,產品毛利率預估可落在30%。
本文From《投資家日報》2025年4/29
當天順達(3211)股價在172元
至今最高漲至423.5元,4個月漲146%
【日報預覽圖】:
財報魔法師
孫慶龍
-
演講或合作事宜
daniel@sie.com.tw -
飆股基因Line
@smartapp -
投資家日報Line
@smart888